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前沿药VS-7375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KRAS G12D突变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成人患者,涵盖一线治疗及接受过至少一次系统治疗的患者。
蕞近,美国芝加哥大学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研究发现:只要解决其中一个“帮凶”,就有可能让原本毫无作用的免疫治疗起效!
在抗癌战役中,蕞棘手的敌人,往往是那些对常规治疗不太敏感,且有效方案极少的癌种:肺癌、脑瘤、胰腺癌……毫无疑问,它们都属于“难治癌症”。
在等待手术的几周到几个月里,绝大多数患者的肿瘤变化其实很小,不足以“提升分期”;即便是术后患者病情看起来变重(比如升期),大多不是癌细胞增多导致,而是之前的影像检查不准!
近日,欧盟药品管理局批准了一种名叫卡博替尼(Cabozantinib)的抗癌药,用于治疗一种“顽固”的癌症——神经内分泌肿瘤(简称NET)。
大部分人可能没听说过自身抗体这种东西,但如果你身边有罹患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朋友,那么可能知道它。没错,在上述自体免疫疾病中,自身抗体通常是“罪魁祸首”。
过去,治疗乳腺癌的常规思路是:一种方案用了就用到底,等肿瘤实在控制不住了,再换下一种药。但现在,一项新研究正在悄悄改变这个逻辑——也许,我们可以更早一些换药,不用等影像上显示肿瘤明显变大才动手。
得了头颈癌,很多人都要经历“手术+放疗+化疗”这一整套流程。但其实,有些人根本没必要受那份“额外的苦”。问题在于——医生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方法,提前判断谁手术做完就好,谁还需要继续治疗来防止癌细胞反扑。
在癌症治疗中,有一种特别擅长隐匿自身的肿瘤类型,被称为“冷肿瘤”,它们就像一个个披着隐形斗篷的敌人,安安静静地潜伏着,免疫细胞即便经过它身旁,也无法发现其踪迹。
美国Revolution Medicines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其新药elironras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已接受过化疗和免疫治疗、但尚未接受KRAS G12C抑制剂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