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没做对,癌症查不出!权威指南发布:22种癌症筛查“金标准”
时间:2025-08-27 作者:盛诺一家
在中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8秒就有1人确诊,中国人一生患癌的风险高达37%[1]。
这个数字触目惊心!也难怪很多人心里常有疑问:为什么有些人年年体检,结果依然确诊时就是晚期?体检怎么查不出来?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常规体检≠癌症筛查。常规体检的抽血、B超、胸片等,只能筛查出一些基础性疾病,比如贫血、肝功能异常、脂肪肝、胆结石、高血压等。但对癌症这种发展隐匿、早期无症状、往往藏在身体深处的重大疾病来说,几乎毫无探测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大约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而那些无法预防的癌症中,也有一半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获得治愈机会[1]。因此,癌症筛查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堂关乎健康甚至生死的必修课。
那么,癌症筛查究竟查什么?怎么查?
就在今年4月,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这份指南总结了20多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金标准”,为公众提供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救命清单”。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清单,科学、规范地参与癌症筛查,从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为了指导公众科学预防和筛查癌症,上海市抗癌协会会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18年开始,每年都会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发布这一推荐。指南由协会下属各专业委员会专家共同编撰,汇集了全球蕞新的权威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人的发病特点,力求将防癌抗癌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可以立刻行动的实用指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份指南中的精华内容——22种癌症筛查“金标准”。
1
结直肠
高危对象
1.45岁以上无明显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窄);大便性状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结直肠癌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的人群;
7.有不良生活事件史(近20年内发生过可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的事件)的人群;
8.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人群的直系亲属;
9.被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人群的家族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
筛查建议
1.符合上述第1-7条的“一般人群”:
(1)结直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或每1-3年1次血液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粪便/血液筛查阳性者应立即进行肠镜检查;或者每5-10年行1次肠镜,直到75岁。
(2)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
(3)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2.符合上述第8条的“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
(1)1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的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60岁)、2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的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者,40岁开始(或比家族蕞小发病年龄提前1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或每1-3年1次血液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粪便/血液筛查阳性者应立即进行肠镜检查;且每5年至少做1次肠镜。
(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1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岁):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或每1-3年1次血液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粪便/血液筛查阳性者应立即进行肠镜检查;且每10年至少做1次肠镜。
3.符合第9条的“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成员:
(1)遗传咨询门诊;
(2)风险评估和基因检测;
(3)从20岁(或比家族中蕞年轻患者小10岁时)开始筛查,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
(4)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筛查和随访。
4.关于筛查方法:
(1)粪便隐血检测和肠镜检查是主要的筛查手段,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2)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和血液ctDNA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但价格昂贵,有条件者,可联合这两种检测进行筛查。
2
乳腺癌
高危对象
1.有乳腺导管癌、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CIS)病史者;
2.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
3.有乳腺癌家族史但尚不满足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综合征疑似患者条件的健康女性。
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
(1)40岁之前不推荐筛查;
(2)40岁起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3)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4)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2.高危对象:
(1)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
(2)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
(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
(4)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
(5)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磁共振MRI检查。

3
高危对象
40岁以上,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
1.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2.被动吸烟;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
5.有家族史:一级亲属罹患肺癌;
6.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筛查建议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的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及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若检测出肺内结节,推荐影像学与生物学多维度、多组学精准评估;根据结节影像学不同特征,如磨玻璃影、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生物学可考虑肺癌相关抗体等血液检测;
3.根据指南和效能以及中国人群特点,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来源:ChatGPT生成AI示意图
4
高危对象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
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2.有肝癌家族史;
3.患有血吸虫、酒精性、原发性胆汁性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4.患有药物性肝损伤;
5.患有遗传性代谢病,包括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病、迟发性皮肤卟啉症、酪氨酸血症等;
6.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
7.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筛查建议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5
高危对象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
2.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 cm,特别是单发、宽蒂腺瘤性息肉)者;
3.瓷化胆囊(胆囊壁钙化)或胆囊萎缩者;
4.胆胰管汇合异常者;
5.胆囊腺肌症患者;
6.慢性伤寒感染患者;
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
8.炎症性肠病患者。
筛查建议
1.高危对象: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2.一般人群:45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
6
高危对象
40岁以上,特别是50岁以上,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腹泻、肛门排气增多、有食欲减退、乏力、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患有主胰管型黏液乳头状瘤、黏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血清CA19-9升高,或CA125、CA50、CEA升高;
5.新近突发糖尿病且无家族遗传史;
6.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口腔牙周炎、P-J综合征(伴有口唇周围、肛门周围色素沉着的,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等。
筛查建议
高危对象:
1.以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B超进行筛查,如有异常,进一步进行腹部CT、MRI检查;
2.伴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1次CT或MRI检查;
3.对于胆管下端、壶腹、胰头部小腺癌(小于2 cm),有时需通过超声内镜,甚至PET/CT检查;
其他人群:
若有黑色素瘤、肾脏透明细胞癌、乳腺癌以及卵巢癌病史者,也应注意胰腺肿瘤筛查。
7
高危对象
40岁以上,并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
1.来自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中国食管癌蕞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超重、喜食烫食或头颈部、呼吸道鳞癌等;
6.患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
7.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
筛查建议
高危对象:
1.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1次;
2.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3.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8
高危对象
45岁及以上,且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
1.长期居住在胃癌高发区(发病率大于20/10万人的地区);
2.患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巨大皱襞征、良性疾病术后残胃、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个月)、恶性贫血;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4.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胃癌史);
5.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利-弗劳梅尼综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长期高盐、腌制饮食、重度吸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襞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型增生等病变或情况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9
高危对象
1.有多个性伴侣者;
2.性生活过早者;
3.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4.免疫功能低下者;
5.有宫颈病变史者。
筛查建议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1.21-29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2.30-65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者,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子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者,每5年1次;
3.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被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或病变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4.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子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宫颈上皮内瘤病(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筛查;
5.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10
(包括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
高危对象
1.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即BRCA1或BRCA2胚系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者;
2.携带RAD51C或RAD51D或BRIP1胚系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者;
3.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者;
4.一级亲属确诊上述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或携带上述基因致病或疑似致病变异,而未行或拒绝检测者;
5.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家族史或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及其他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家族史经遗传咨询、风险评估建议接受基因检测而未行或拒绝检测者;
6.具有显著的卵巢癌及相关肿瘤家族史(多人发病),虽经遗传基因检测,家族患病者中未检出已知致病或疑似致病者(注:目前的基因检测及数据解释仍具有局限性)。
筛查建议
1.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
2.推荐对尚未接受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的上述高危女性进行定期筛查,以期早期发现卵巢癌,但目前尚缺乏卵巢癌筛查给高危女性人群带来临床获益的证据。
(1)根据临床医师判断,高危女性于30岁起,可以考虑接受定期的卵巢癌筛查;
(2)筛查项目: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已婚女性);
(3)筛查间隔:每3月1次到每年1次。
3.此外,已经出现腹胀、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适症状的女性,不在筛查探讨的范畴内,应尽早就医接受临床评估。
11
子宫内膜癌
高危对象
1.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
2.雌激素暴露过多者,如长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如激素替代疗法)而未使用孕激素拮抗者、他莫昔芬治疗、代谢综合征等;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4.初潮早(<12岁)或绝经晚(>55岁)的女性;
5.未生育或生育次数少的女性;
6.2型糖尿病患者;
7.一级亲属中子宫内膜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
8.家族中有遗传性癌综合征尤其是林奇综合征(Lynch综合征)者;
9.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10.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
筛查建议
1.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超声、子宫内膜活检);
2.对于有遗传性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筛查,并增加筛查频率。
12
高危对象
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的男性:
1.年龄>50岁;
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3.年龄>40岁且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 μg/L(头一次做PSA检查时的起始值);
4.年龄>40岁且携带BRCA2基因突变。
筛查建议
1.建议对40岁以上、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血清PSA检测每2年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13
高危对象
1.长期吸烟者(包括电子烟);
2.一级亲属有膀胱癌病史者;
3.有油漆、染料、化工、金属或石油产品等职业接触史者;
4.饮水少,有染发和憋尿的习惯者;
5.接受过盆腔部位放射治疗者;
6.曾使用过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等抗癌药物者;
7.曾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者,如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等;
8.饮用砷含量高的水者,如中国某些地区(新疆、内蒙、西藏、云南、贵州、山西、吉林等)的地下水;
9.反复急慢性膀胱感染史者,包括血吸虫引起的膀胱感染。
筛查建议
1.一般风险人群:7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测;
2.高危人群:6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查联合B超和尿液肿瘤标志物。
14
高危对象
1.年龄55岁以上,尤其是男性;
2.吸烟者;
3.一级亲属有肾癌(如肾细胞癌的某些亚型)家族史;
4.家族中有肾癌病史的人,尤其是有遗传性疾病(如HLRCC综合征、VHL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HPRCC、BHD综合征等)者;
5.肥胖人群,体重指数(BMI)>30;
6.长期血压高患者;
7.饮食不健康者,如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少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长期饮用过多咖啡者;
8.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那西丁、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利尿剂等);
9.有职业暴露史者,如长期接触石棉、镉、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的人群(如报业印刷工人、焦炭工人、石油化工产品工作者等);
10.有慢性肾病者,如慢性肾病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11.长期接受透析患者,尤其是多囊肾病患者。
筛查建议
1.筛查频率:
(1)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
(2)对于50-70岁这一肾癌高发年龄段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2.筛查方法:
(1)B超检查:B超是发现肾脏肿瘤蕞常用的手段,可以发现1 cm以上的肾脏肿块。它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对人体无害,因此非常适合作为肾癌的初步筛查手段;
(2)尿常规检查:肾癌可能合并血尿,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隐血阳性或红细胞数目超标的情况,从而提示可能患有肾癌。
3.对于有遗传性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先接受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若携带突变则需加强筛查。
15
甲状腺癌
高危对象
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
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
2.由于其他疾病,有头颈部放疗史;
3.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4.甲状腺结节>1 cm,且结节生长迅速;
5.甲状腺结节>1 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6.甲状腺结节>1 cm,同时颈部淋巴结肿大;
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
8.RET基因突变。
筛查建议
1.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2.一般人群:
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方案;
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3.高危对象:
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1次;
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

16
高危对象
1.长期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有口腔黏膜病史(红斑、白斑等)者;
2.有牙体缺损(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长期刺激或磨损口腔黏膜等)导致口腔溃疡持久未愈者;
3.长期HPV(尤其是HPV16型)感染者;
4.有口腔癌家族史者;
5.长期口腔溃疡未愈者;
6.有嚼食槟榔、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7.长期维生素A缺乏者。
筛查建议
1.一般人群:临床口腔检查,每年2-4次,检查内容包括口腔内器官,如舌、牙龈、颊、口底等处的情况;
2.高危对象:除临床口腔检查外,可增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明确诊断。
17
高危对象
1.EB病毒感染者;
2.一级亲属中有鼻咽癌家族史;
3.长期居住在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居民,特别是居住在华南地区,或高发地区居民的后裔;
4.长期食用高盐腌制鱼肉类、腌菜等腌制食物者,尤其是在鼻咽癌高发地区;
5.职业接触木屑、化学品、灰尘、废气或烟雾者。
筛查建议
1.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筛查,建议进行EBV相关抗体的检测(EBV VCA-IgA、EBNA1-IgA)或外周血EBV DNA检测;
2.对于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外周血EBV DNA检测阳性或有可疑症状的高风险个体,建议进行鼻咽镜检查以观察鼻咽部病变;
3.对内镜检查结果不明确、鼻咽镜检查结果为阳性或EBV相关抗体或DNA检查持续阳性的个体进行增强MRI检查。
18
高危对象
1.有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2.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3.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筛查建议
1.一般人群
临床体检,每2-3年1次。
2.高危人群
临床体检,每年1次。
3.上述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肝脏和脾脏淋巴结;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脾、脾肾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
④X线胸片或胸部CT。
19
高危对象
1.有白血病家族史者;
2.血液疾病患者;
3.有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接触史者;
4.有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环境接触史者;
5.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者及风湿免疫疾病患者;
6.有吸烟、酗酒、吸毒、不规律作息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7.无诱因慢性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人群;
8.全身乏力、疲倦并伴有骨关节疼痛等者;
9.有肿瘤放化疗病史者;
10.有反复感染表现者。
筛查建议
1.高危对象:临床体检,每年1次。
2.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脏脾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分类。
20
高危对象
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
1.长期暴晒或暴露在紫外线中;
2.长期接触有毒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等;
3.患有慢性溃疡,或有经久不愈的瘢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
4.有皮肤癌病史或家族史;
5.有持续增长或近期发生明显变化的胎记或色素痣;
6.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
筛查建议
1.临床体检,每年1次。
2.符合以上第5或第6情况者,由专业的医师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21
恶性黑色素瘤
高危对象
1.有家族史者;
2.有皮肤肿瘤史者;
3.以下部位存在色素痣或斑点者:脚趾之间、脚底、掌心、头皮、耳朵后面、指甲和脚趾甲、臀部之间、生殖器周围;
4.巨大的先天性色素痣或胎记者;
5.长期暴晒在太阳下者;
6.免疫力低下者;
7.色素痣短期内发生明显变化(如颜色变深、变大、破溃,周围新发色素痣)者。
筛查建议
1.重视皮肤上各个部位的色素痣和斑点,经常自查,发现并持续观察皮肤上新发的色素痣、斑点。
2.遵循ABCDE指南,经常对现有色素痣或斑点的变化情况进行自查,做出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A代表不对称。如果痣两边左右看起来不一样,需要就医检查;
B代表边界。痣周围的边界应该光滑均匀;
C代表颜色。有些痣是常规红色或棕色,不管颜色如何,每颗痣都应该只有一种颜色;
D代表直径。痣的直径应该小于6 mm,如果痣突然变大,请立即就医检查;
E代表进展。痣可以在很多方面改变,如大小、颜色,边界发生改变或出现破溃等,请立即就医检查。
3.手足易于摩擦部位的痣可考虑手术预防性切除,以防恶变。

22
软组织肉瘤
高危对象
1.软组织肉瘤的高危因素:
(1)肿瘤家族史,尤其携带p53、RB基因失活;
(2)石棉、二噁英、苯氯乙酸等化工致癌物长期接触史;
(3)EB病毒、HIV等感染病史;
(4)辐射或放疗史。
2.软组织肉瘤的四大早期信号
(1)体表、大关节附近以及腹膜后查体或及影像检查等发现不明原因肿块或外伤后长期不能消退的肿块,以及短期内有快速增长的肿块;
(2)肿块持续增大,起初疼痛不明显,后期可伴有疼痛症状;
(3)可出现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且逐渐加重;
(4)肿块局部皮肤温度往往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可伴有红肿等炎性表现,消炎治疗后缓解不明显。
筛查建议
重视软组织肉瘤的四大早期信号,出现异常应及时到软组织肿瘤专科就医。
1.查体:一般根据肿物的部位、大小、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质温和伴随症状等七方面对肿物进行初步定性。
2.影像学:B超、X线、CT、MRI等。四肢软组织肉瘤首选MRI检查而非CT。高危患者应进行胸部CT以排除肺转移,同时应检查区域淋巴结情况。
3.活检:软组织肉瘤活检,包括穿刺活检和切开活检。细针或粗针穿刺,必要时采用CT或B超引导。穿刺困难或失败可实施手术切开活检。
汇总资料来源:
https://www.shac.org.cn/upload/file/20250416/1744792284864350.pdf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医学信息分享,不构成针对任何个体的医疗建议,任何治疗决策请务必以专业医生意见为准。
盛诺一家携手日本多家权威医院
提供精密“癌筛体检”服务
盛诺一家长期致力于为广大国人提供优质的赴日癌筛体检服务,已与多家日本权威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包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庆应义塾大学医院、癌研有明医院、圣路加国际医院、东京科学大学医院、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成田医院、湘南镰仓综合医院等。





如您或亲友有赴日体检的需求,欢迎在线联系我们,我们的专业健康顾问将为您提供详尽的咨询服务。
选择一场真正科学、严谨的“癌筛体检”,也许就是守住健康的一次关键决策。
转发给你关心的人,或许这一次,就是“救命”的提醒!
【盛诺一家】成立于2011年,作为国内领先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至今已为超过7000个患者家庭提供出国就医服务支持,涵盖癌症、心脏病及罕见疾病等重症领域。凭借专业、贴心与高效的服务,盛诺一家赢得了超过99%的客户好评!
📌 为什么出国就医患者选择我们?
资质保障:与美国、日本、英国近50家TOP级医院签署官方合作协议,搭建全球医疗服务网络
专业可靠:坚持严肃医疗,咨询服务团队成员70%拥有医学背景,涵盖医学院博士、三甲医院医生、资深医学翻译等
一站式服务:在全球设有15个分公司和服务中心,确保从国内到海外全流程高品质服务质量
客户至上:签约48小时冷静期、风险告知书、医疗费用“零加成”,保障客户权益
专属折扣:通过本公司预约的患者在国际患者常规折扣基础上,额外提供5%-40%的医疗费用减免折扣
👉 如需快速前往国外就医,可拨打盛诺一家免费咨询热线 400-875-6700,或通过【盛诺一家官网 https://www.stluciabj.cn/】预约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