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癌有何联系?又该如何筛查治疗呢?
时间:2021-05-12 作者:盛诺一家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所知,唯一在人体胃部生存的微生物种类,同时也是一级致癌物质。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感染后胃癌的发病风险会直线上升,同时也会诱发胃炎等多种疾病。因此,幽门螺旋杆菌筛查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预防胃癌的有利手段。那么,你知道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炎、胃癌之间有哪些联系吗?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病的致病菌,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在这个轰动医学界的发现背后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1982年4月,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Marshall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的猜测,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如愿以偿”地得了胃病,幽门螺杆菌和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正式被揭示出来!Marshall也因此在200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早期胃癌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幽门螺杆菌人群的4倍。但这并不代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患上胃癌。
首先,幽门螺杆菌的种株很多,患者只有感染了毒力很强、致癌机会较高的该菌种株,才有可能患胃癌。
其次,胃癌的发生往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其演化进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内的患者体内的各种致病因素往往会协同作用于上述各阶段。
综上,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在临床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众多,但这些人中真正患上胃癌的却很少。因为胃癌的发生还与个体的抵抗力、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营养情况、年龄、烟酒刺激等其他因素有关。
如何避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感染范围广,感染率高,其发生率仅次于龋齿,居第二位。我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80%,属于高感染国家。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预防感染呢?首先要知道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或粪—口传播,经口喂食、亲吻、打喷嚏等都会帮助它做免费旅行,因此把住口腔关对于预防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借鉴。
尽可能分餐制、用消毒处理的碗筷勺或自助餐;
对婴幼儿不口对口喂食,不将食物用嘴吹凉后喂食;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饮用经消毒的牛奶;
饭前便后要洗手;
认真刷牙,饭后漱口;
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可以杀死幽门螺杆菌,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可。
如何筛查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抽血、胃镜、呼气等方式来检查。
呼气检测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方式。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种:C14呼气试验和C13呼气试验。检查前受检者需空腹三个小时,在采样过程中,受检查者在半小时内服一颗胶囊,并先后呼三口气留取样本,就能十分准确地检测出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13C呼气试验已被公认为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更佳方法。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筛查幽门螺杆菌,因为他们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若结果为阳性应尽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建议筛查幽门螺杆菌,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至于其他人群,去筛查幽门螺杆菌意义不大,查出阳性反而徒增紧张。
关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治疗
事实上,目前医学界认为大多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对,你没有听错!因为很多人尽管胃内终身携带幽门螺杆菌,临床上却一直没有症状,过度治疗反而会带来其他不良后果,如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肠道菌群失调等。
尽管幽门螺旋杆菌并不需要过度治疗,不过如果定期筛查和体检仍是预防胃癌的首选。同时也要注意积极治疗胃炎等疾病,避免其恶化成癌症。和国内相比,美国的医疗资源更加丰富,会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职业环境和家族病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抗癌体检服务。因此,国人通过盛诺一家前往海外体检,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为自己的健康加一份保险。
参考资料:
Yue Liu et al. Chimeric STAR receptors using TCR machinery mediate robust responses against solid tumor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doi:10.1126/scitranslmed.abb5191.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875-6700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
癌症专科排名:1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2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8 神经专科排名:6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4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3 心脏专科排名:3 神经专科排名: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1 胃肠专科排名:2 风湿病学: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6 神经专科排名:5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美国儿童医院排名:1 (2022-23美国儿童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