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明确不推荐这项检查!别再盲目做、花冤枉钱了
时间:2025-08-26 作者:盛诺一家
在体检中,很多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查出癌症。于是开始关注到一个医学名词——“肿瘤标志物”。
不少人以为,只要在体检套餐里加上这项检查,就能及时查出癌症。毕竟方法简单,只需要抽一管血,只要结果显示正常,就安全无忧了。也正因为这样,不少体检机构顺势把它包装成“必查项目”,让很多人觉得花钱做这一项,就等于给自己买了一份“防癌保险”。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它能不能真正查出癌症?普通人是不是一定要做?
本文就带大家揭开“肿瘤标志物”的真相,帮你科学避坑,正确认识防癌体检。

1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简称TM),指的是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或者因为机体对肿瘤产生反应而异常升高的一类物质[1]。
这些物质种类很多,包括蛋白质、激素、酶(特别是同工酶)、多胺以及一些癌基因产物等。它们可以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者组织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出来。
通俗点说,肿瘤标志物就像身体里的一些“特殊信号”,当肿瘤出现时,有些指标会比正常水平升高,从而提示可能存在问题。
在临床医学上,肿瘤标志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肿瘤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助于医生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存在的可能性。
疗效观察:比如接受治疗后,指标下降,说明方案有效。
复发监测:一些肿瘤患者手术或治疗后,标志物升高可能提示复发。
预后评估:某些指标持续高位,可能意味着肿瘤进展的风险更大。
2
几种体检报告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根据国家卫健委2018年12月11日发布的《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文件[1],体检报告中常见的几种肿瘤标志物有:

1.甲胎蛋白(AFP)
主要关联癌症:原发性肝癌
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AFP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手段。
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 岁,女性≥50岁开始,宜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
AFP也是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高浓度的血清AFP,提示预后不良。AFP测定有助于监测肝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良性升高情况: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
需要提醒的是: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2.癌胚抗原(CEA)
主要关联癌症: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转移性肝癌等
CEA是一种较为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可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转移性肝癌等常见肿瘤的辅助诊断,但一般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筛查。
良性升高情况:妊娠、结肠炎、结肠息肉、胰腺炎、肝硬化、肝炎等。
CEA也是判断肿瘤预后的因素之一,CEA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3.糖类抗原125(CA 125)
主要关联癌症:卵巢癌,特别是上皮性卵巢癌
CA 125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但一般不用于无症状妇女的卵巢癌筛查。
对于有特殊遗传基因突变或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考虑用CA 125结合阴道超声检测以早期发现卵巢癌。
CA 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特别是上皮性卵巢癌的辅助诊断。还可作为绝经后妇女良、恶性盆腔肿瘤的鉴别诊断指标。
良性升高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腹膜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CA 125也是判断卵巢癌预后的因素之一,无论手术前还是手术后,CA 125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4.糖类抗原19-9(CA 19-9)
主要关联癌症:胰腺癌
CA 19-9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但CA 19-9一般不用于胰腺癌的筛查。
CA 19-9常用于胰腺、胆道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但特异性不够强。
良性升高情况:肝炎、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炎、肝硬化等。
CA 19-9结合临床资料可作为综合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指标。
5.糖类抗原15-3(CA 15-3)
主要关联癌症:乳腺癌
CA 15-3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CA 15-3与CEA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
良性升高情况: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良性疾病
但CA 15-3一般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乳腺癌筛查,一般也不用于乳腺癌的预后判断。
6.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主要关联癌症:前列腺癌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6月23日发布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前列腺癌临床应用》文件[2]:
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的个体化筛查指标,筛查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筛查年龄可从55岁开始;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可从45岁开始。
不过,前列腺癌筛查应包括PSA检测和直肠指检两项,二者缺一不可。
PSA还有助于监测前列腺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对监测前列腺癌复发也有参考价值。

3
国家卫健委明确不推荐这项检查
从前面的解读可以看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仅有的被明确认可、可以用于普通人群筛查的肿瘤标志物,但筛查必须同时结合直肠指检,两者缺一不可。
甲胎蛋白(AFP)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手段。
其他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 125)、糖类抗原19-9(CA 19-9)、糖类抗原15-3(CA 15-3)等,一般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筛查,多用于肿瘤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观察或预后评估。
国家卫健委的多项发文也明确提到,并不推荐生物标志物检测用于多种常见癌症的筛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和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的通知》中明确提到:不推荐生物标志物检测用于食管癌和胃癌筛查[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和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的通知》中明确提到:不推荐生物标志物检测用于肺癌和结直肠癌筛查[4]。


4
普通人如何正确对待肿瘤标志物检测?

中国抗癌协会根据《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发布的文章中明确提到[5]:
健康人没有癌症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不需要频繁查肿瘤标志物。1-2年查一次即可,具体需医生根据年龄、性别等调整。频繁检查可能查出假阳性,反而引起焦虑或过度治疗。
肿瘤标志物不是100%准确,频繁检查可能把炎症等普通异常误判为癌症,导致反复检查甚至穿刺活检,既浪费医疗资源又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应优先用于高危人群。
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这类针对性强的标志物,确实能提高筛查准确性。但不要盲目筛查所有标志物,既费钱又可能混淆结果,应针对个人风险选关键指标。
5
肿瘤标志物异常,也并不等于癌症
肿瘤标志物并不是癌症的“身份证”。一方面,很多良性疾病同样可能让指标升高;另一方面,即便检查结果显示异常,也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由专业医生做出综合判断。
当肿瘤标志物筛查结果为阳性时,应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检查:
不能只看肿瘤标志物这一项指标。需结合患者实际出现的症状(如长期咳嗽、异常出血)、既往疾病史(如肝炎、肠息肉)以及CT、超声等影像检查结果,排除炎症或其他良性疾病干扰,避免误判[5]。
另外,一次阳性可能是暂时性异常,需间隔2~4周多次检测。若数值持续升高,提示肿瘤风险增加,需进一步检查;若数值波动或下降,可能与炎症、感染等良性疾病相关,可定期随访[5]。

总结:
肿瘤标志物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生提供线索,但它远远不是癌症筛查的“金标准”。因此,光靠查几个肿瘤标志物,就想“筛查癌症”,是不靠谱的。它更像是“预警灯”,但并不灵敏,也不够精准。
真正想要通过体检尽早发现癌症,需要依靠科学、系统、精密的筛查方案。
日本的癌筛体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以体系化、精密化著称,能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大幅提高早期发现率。
盛诺一家联合日本多家权威医疗机构,为国人提供赴日癌筛体检服务。合作的医院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几家: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
庆应义塾大学医院
癌研有明医院
圣路加国际医院
东京科学大学医院
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成田医院
湘南镰仓综合医院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体检中心

日本湘南镰仓综合医院体检中心的VIP休息室
了解更多赴日体检详情、获取各类体检套餐方案,欢迎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健康顾问。
别让错误的体检方式耽误了黄金发现期,科学的癌筛体检,才是守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关键一步。
参考资料:
[1]https://www.nhc.gov.cn/wjw/s9492/201812/d40601147aa74ccba4c16dbaa40cbe06/files/1739781512088_60187.pdf
[2]https://www.nh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5/07/20150703093718660.pdf
[3]https://www.nhc.gov.cn/ylyjs/gzdt/202406/2bb28e7a39ce4734bee4e31ff5442e0f.shtml
[4]https://www.nhc.gov.cn/ylyjs/gzdt/202408/42f43b5f0c4c4ebe90c78ee127959b92.shtml
[5]http://www.caca.org.cn/system/2025/04/14/030137815.shtml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875-6700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