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认知误区多,保持合理体重有助身心健康
时间:2021-01-05 作者:盛诺一家
美食、缺乏锻炼和不规律的作息等因素,让国人的体重不断增加,肥胖的人数也与日俱增。不少研究都发现了肥胖和人类身体健康有较为直接的关系,不过由于缺乏科普和谬论的存在,不少人都存在着肥胖认知误区。那么,你知道哪些肥胖认知误区呢?国人又应该如何更好的保持合理体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呢?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在美国,42.4%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6.5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与肥胖有关的健康问题。然而,尽管开展了公共卫生运动,误解却丝毫未减。许多常见的误解导致了耻辱感,从而影响了肥胖患者的心理健康。
例如,2020年一项关于这一主题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体重耻辱和心理健康下降与体重指数(BMI)的增加有更强的关联。”
1、要减少肥胖,只需少吃多动
在很多情况下,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长期需要是肥胖的直接原因。事实上,绝大多数减少肥胖的措施旨在降低热量摄入,增加体育活动,或两者兼而有之。
虽然饮食和锻炼是重要因素,但几个与此不相关的因素也能在肥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人们经常忘记的因素包括:睡眠不足、心理压力、慢性疼痛、内分泌(激素)干扰物和某些药物的使用。
例如,在这些情况下,暴饮暴食可能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原因。
此外,这些因素中的一些共同作用会增加肥胖的几率。例如,压力会增加肥胖的几率。由于体重耻辱的流行,肥胖可能会给一些人带来压力,从而增加压力水平,并引发一个负面反馈循环。
此外,压力会影响睡眠质量,而这反过来又可能导致睡眠剥夺,这是肥胖发展的另一个因素。睡眠不足似乎也会增加压力水平。正如一篇论文所解释的那样,“压力荷尔蒙水平与睡眠时间缩短呈正相关。”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一个人在睡眠中短时间停止呼吸,这种情况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随着体重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症可能会恶化,进而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
2、肥胖会导致糖尿病
肥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它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但并不是所有肥胖的人都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也不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肥胖。
肥胖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它不是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3、肥胖的人都很懒
不运动的生活方式是肥胖的一个因素,变得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减肥,但肥胖不仅仅是不运动。
2011年的一项研究使用加速计测量了2832名年龄在20-79岁之间的成年人4天的活动水平。随着体重的增加,他们的步数减少了,但这种差异并不像人们可能预测的那样显著,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下面的列表显示了这些女性的体重以及在这项研究中她们每天走多少步:
“健康”体重人群:8819步
超重人群:8506步
肥胖人群:7546步
考虑到超重或肥胖的人每走一步都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两组人在总能量消耗上的差异可能更小。
这并不是说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没有必要,但事实要复杂得多。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行体育活动。例如,一些身体残疾会使移动变得具有挑战性或不可能。
此外,某些心理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积极性——抑郁症和肥胖之间似乎存在联系,这进一步加深了复杂性。
除了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一些肥胖人士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也有负面的形象,这可能会使离开家变得更加令人生畏。
4、肥胖不会影响健康
这是一个误解。有几种健康状况与肥胖有关。例如,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和某些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也就是说,即使是适度的减肥也能带来健康益处。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说法,“减少总体重的5%-10%可能会产生健康效益,比如改善血压、血液胆固醇和血糖。”
此外,《英国医学杂志》(BMJ)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得出结论,减肥干预“可能降低成年肥胖患者的过早全因死亡率”。
在全球范围内,肥胖都是十分有热度的话题,人们总是孜孜不倦的讨论着体重。过度肥胖人群得癌症等疾病的风险也高于常人,同时生活质量也会相应的下降。因此,国人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均衡饮食结构和加强科学合理锻炼等方式,来控制体重或者达到减肥的目标。
原文链接: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medical-myths-5-common-myths-about-obesity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875-6700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
癌症专科排名:1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2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8 神经专科排名:6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4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3 心脏专科排名:3 神经专科排名: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1 胃肠专科排名:2 风湿病学: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6 神经专科排名:5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美国儿童医院排名:1 (2022-23美国儿童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