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教训!这四种癌症治疗的“坑”,千万别踩!
时间:2022-03-15 作者:盛诺一家
作为诸多海外权威医院在中国的签约合作转诊机构,每一天,盛诺一家都会收到很多患者咨询。
从这些咨询患者的经历和故事中,我们发现,一些就医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的误区,正在让患者们的治疗变得更加艰难……
(来源:摄图网)
一、比照失败案例,自我消极暗示
“乔布斯那么有钱,怎么没有活下来?”“李咏去美国看病,还不是没有治好?”……
这是很多人宣扬癌症不可战胜时,常用的“佐证”。
包括部分患者,也受到身边这种观念的影响,对自己的治疗缺乏信心。
但事实上,一方面,这两个案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人类彻底战胜癌症之前,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必然有人胜出,有人落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未战先怯。医学进步的价值,就在于使胜出者的比例越来越高。
我们先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乔布斯:拒绝规范治疗,导致“不必要的过早死亡”

乔布斯从2003年发病,到2011年去世,癌后活了8年。
据《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透露,乔布斯在发病后无视家人反对、拒绝接收癌症手术,而是选择了偏方,直到9月后肿瘤发生转移才不得不开刀,硬生生地把早期癌症拖成了晚期。
对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拉米兹·厄米尔曾这样评论道:乔布斯拒绝医生给出的规范治疗另寻偏方,导致了他“不必要的过早死亡”。
2.李咏:家属未披露具体疾病治疗信息,网上以讹传讹

(来源:腾讯网)
李咏去世的消息,源于其妻子哈文在社交平台上的发文。原文为:“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此后,李咏的家属并未对外透露任何李咏疾病治疗的信息。治疗他的美国医院更不可能透露,因为在美国透露患者隐私等于犯罪,医院将受到严重惩罚。
连他得的具体是什么癌,出国前是什么状况,美国又是怎么治疗的,实际上国内大众并不知晓。网上众所纷纭,但基本都是以讹传讹。

(来源:摄图网)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既然决定治疗,就需要树立信心。
癌症这样的重病,治疗失败的案例当然会有,但成功案例也并不缺啊,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股神”巴菲特、美国前总统卡特……一个个,都是成功抗癌的鲜活案例。
我们不能只看到乔布斯的去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美国,有超过1690万的癌症幸存者。(美国癌症协会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2019年统计数据)
近日,美国癌症协会又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发布了2022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从1991年到2019年的28年间,美国癌症死亡率下降了32%,直接避免了约350万的癌症死亡。
国内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同样在逐步提升。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的整体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如今的40.5%。
二、执迷偏方奇药,抗拒规范治疗
对于2003年坚持不做手术,而是选择素食、针刺和草药的做法,乔布斯本人在治疗后期曾深深地后悔过,但医疗行为是不可逆的,错过治疗的时间窗口,再想获得这样的机会已经为时已晚。
除了上面提到的乔布斯,还有很多患者犯过类似的错误。
2017年9月,身患淋巴瘤的年轻演员徐婷因拒绝化疗、选择“中医治疗”,在确诊之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离世。

事实上,淋巴瘤完全有治愈的可能,上面提到的李开复,患的就是这种病。据国家癌症中心专家2018年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表的数据,国内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为37.2%。
另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官网显示数据,在美国,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1.4%(非霍奇金淋巴瘤)和86.6%%(霍奇金淋巴瘤)。
徐婷抗拒三甲医院的规范治疗,转而寻求偏方奇药,不得不说令人扼腕叹息。

(来源:新浪微博)
中医作为我国伟大的医学宝库,其价值不容置疑。
但是,从行业规范来看,中医千百年来主要依靠师承传播,在入行标准和疗效方面缺乏健全的评价系统,这就使得打着中医旗号行骗的门槛极低。
此外,客观来看,现代医学的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疗法等,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是中医目前尚无法代替的。
然而,不管有多少前车之鉴,仍然有很多患者执迷于民间草医、中草药秘方,甚至某些宣传有治癌奇效的保健品,往往白白耗费了大量钱财,却使患者错过有利的治疗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来源:摄图网)
三、东看西看,热衷寻找熟人照顾
有句话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很多事情不托点人情就很难办成。
这种观念影响了很多人,包括一些癌症患者及其家人。在寻求治疗时,他们会比较热衷于托人情、找关系,只要熟人介绍的“名医”,多远都得去看看。结果就是,东看西看,钱没少花,时间也耽误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治。
因为在中国,多学科协作诊疗(MDT)还没有普及,各科室各自为营,方案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医生的个人经验。这就导致,患者可能在东医院看了个外科名医,被建议手术;到西医院又看了个内科名医,被建议化疗……
到底该听谁的?
(来源:摄图网)
其实,相比有人情关系的“东看西看”,找一家权威的医院做综合、全面的诊疗,患者受益的程度可能更高。
毕竟,对于癌症这样攸关生死的重大疾病来说,绝大多数医生都不会掉以轻心,而除非直接有关系很好的医生朋友,不然几经转托的人情关系,对就医结果到底有多大影响很难说。
曾经有一位咨询患者告诉盛诺一家的医学顾问,他找尽关系看到的一位名医,在门诊时根本没有跟自己多说一句话,心里免不了有些忐忑和失落。此前的那点念想,可能只能停留在心理安慰上吧。
在病人多、医生少,一次门诊三五分钟、大量病人睡走廊的国情面前,可供人情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四、惊慌失措,仓促被动接受治疗
盛诺一家服务的转诊患者中,部分已经在国内接受了治疗,遗憾的是,有些是原本不必要的创伤性治疗,如被误诊的“卵巢癌”患者被切除了卵巢、原本可保乳的乳腺癌患者被切除了乳房等。
还有部分患者在出国前险些接受创伤性治疗,如肉瘤患者被判断只能截肢、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被建议摘眼治疗等。
因为内心难以接受,他们选择了出国就医,到国外权威医院经MDT诊疗后改变了治疗方案,避免了遭受上面的损失。
但是在咨询阶段,仍然有很多患者反馈,他们面临过这样的选择。
(来源:摄图网)
在癌症治疗中,病理活检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在有的医院,术前医生并不知道肿瘤的分期,甚至连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的都还没有弄清楚,就“切了再说”。
以乳腺癌为例,同样是幸存者,但国内外患者的生活质量却相差巨大:
据《肿瘤外科学年鉴》上2009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美国的乳腺癌保乳术占比高达64%;
而据BMC癌症上2011年发表的一项1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的乳腺癌保乳术占比仅5.5%。
事实上,美国、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早有研究显示,适合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保乳与全切的生存数据是一样的。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随访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个看法。
因此,乳腺癌患者在刚刚发现病情时,是完全没必要急着“一刀切”的。
而切掉乳房对女性患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位切掉乳房的乳腺癌患者曾经这样描述:从手术后的那一天起,我的生活中再也没有出现过镜子……

国外一位失去乳房的女性患者
结语:
上面四种情形在笔者印象中发生得比较普遍,但也只是举例,癌症患者在实际寻求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的困扰只会更多。
总而言之,癌症治疗既不能耽搁,但也不宜仓促行事,一定要尽可能地选择好的医院和医生,接受全面、规范的治疗,尤其是首次治疗。因为医疗行为的不可逆性,首次治疗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治疗结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能力选择北上广三甲医院的,不要在地区医院耽搁时间。有能力去美国、英国、日本就医的,也不要治到无药可治再做出国看病的打算。国外也没有灵丹妙药,尽早出国治疗才可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对于任何家庭来说,发生癌症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所以,希望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不幸”永远不要发生!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875-6700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
癌症专科排名:1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2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8 神经专科排名:6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4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3 心脏专科排名:3 神经专科排名: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1 胃肠专科排名:2 风湿病学: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6 神经专科排名:5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美国儿童医院排名:1 (2022-23美国儿童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