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癌症吓坏,关于“反安慰剂效应”你需要知道的事
时间:2025-11-07 作者:盛诺一家
在1973年,一名男子被诊断出患有肝癌,并被告知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然而,在他去世后进行的尸检却显示,他肝脏中的肿瘤并未生长。他的内科医生Clifton Meador不认为他是死于癌症。这个令人震惊的案例,提出了一种可能性:也许并非癌症本身,而是他对死亡的预期,最终夺走了他的生命。这可能是一个“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的极端例子。

什么是反安慰剂效应?
反安慰剂效应是与广为人知的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相对立的一种现象。如果说惰性糖丸(安慰剂)能让你感觉好转,那么对虚构副作用的警告(反安慰剂)则能让你感受到这些副作用。简而言之,当一个人对治疗产生负面预期时,即使所接受的是惰性物质,也可能导致真实的负面结果或副作用。它常被称为安慰剂效应的“邪恶双胞胎”。这种效应并非“全在你的脑海里”,而是我们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身体健康的真实体现。
反安慰剂效应的医学原理
尽管反安慰剂效应被认为是心理作用,但它在神经层面上是可检测的。当志愿者感受到反安慰剂引起的疼痛时,核磁共振(MRI)扫描可以检测到大脑中相应的活动。这表明,至少在神经学层面上,这些志愿者确实对真实的、非想象的疼痛做出了反应。
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揭示反安慰剂效应背后的神经化学机制。都灵大学的Fabrizio Benedetti及其同事发现,一种名为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的神经化学物质负责将疼痛的预期转化为真实的疼痛感知。当药物被用于阻断胆囊收缩素的功能时,即使患者仍然焦虑,他们也不会感受到反安慰剂效应带来的疼痛。大脑的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也被认为是疼痛调节的控制中心,在反安慰剂效应中表现出激活增加。
研究还发现,负面预期甚至可以干扰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性。例如,一项研究显示,当受试者被告知阿片类止痛药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的输注已停止(尽管并未停止),其大脑中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止痛效果被完全抵消。

反安慰剂效应的不良影响
反安慰剂效应不仅限于研究实验室或临床试验,它在现实世界的医疗环境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其不良影响包括:
1.导致副作用出现或加剧:这是反安慰剂效应最常见的表现。例如,一项1980年代的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在被警告其血液稀释药物的副作用后,更容易出现这些副作用。媒体对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报道,导致估计有20万患者在报道后的六个月内停止服用该药,而这些副作用很大一部分并非药理作用引起,而是反安慰剂效应。告知患者某种测试可能引起疼痛,会导致他们报告更高的疼痛水平。在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组的患者报告的副作用类型和数量与接受真正药物的患者相同。
2.削弱治疗效果:患者的负面预期会削弱治疗的有效性。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当志愿者被告知他们服用的强效阿片类止痛药药效已过时,即使药物仍在体内,他们的疼痛也会恢复到服药前的水平。
3.降低治疗依从性:反安慰剂效应导致的负面结果会影响患者坚持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临床试验的退出率。患者可能会因为不愉快的副作用而停止治疗,即使这些副作用实际上与治疗本身无关。
4.引发群体心因性疾病:反安慰剂效应也可能是群体心因性疾病(mass psychogenic illness)的原因,这种疾病的症状没有明显的物理原因,却能在社区中迅速传播。例如,1962年,美国一家服装厂的62名工人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和皮疹,但并未找到任何昆虫。
5.挑战知情同意的伦理困境:医生有责任告知患者所有潜在的副作用,以便他们做出知情选择。然而,告知患者副作用可能会增加这些副作用的发生几率。这给医生带来了一个伦理难题:是应该完全披露信息,即使这可能导致负面效应,还是为了患者的福祉而有所保留?
6.过度医疗化:许多“新”且仅凭症状集合来定义的疾病(如过敏、食物不耐受、背痛)可能在某些人身上是生理疾病,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是反安慰剂引起的状况。这提示我们应三思而后行,不要过度医疗化人类经验。
除了上述影响,反安慰剂效应的发生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医生和护士如何谈论治疗效果(模糊、强调负面)、药物的成本(认为贵的药副作用更大)、患者自身的预期、以及过去的治疗经验。文化差异和个人性格特质(如暗示性)也可能影响反安慰剂效应的强度。
应对反安慰剂效应的策略
了解反安慰剂效应的存在,能帮助我们更批判性地看待期望与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和医疗情境中更好地应对反安慰剂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于健康人日常生活:
1.关注积极而非消极:在接受治疗或服用药物时,与其担忧可能的负面副作用,不如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潜在的积极益处上。
2.管理日常担忧:将日常的担忧视为担忧本身,而不是将其发展成一系列症状的心理综合症。
3.审慎对待健康警告:对待新产品的健康警告时,应确保它们具体和准确,而不是模糊和笼统地免除制造商责任。
4.认识心身联系:理解我们的思想、感受和情绪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对于患者确诊后或接受治疗时:
1.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医患之间的温暖、同情和信任可以增强安慰剂效应,并降低反安慰剂效应。
2.平衡沟通方式:医生和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信息的平衡性,既要如实告知副作用,也要强调治疗的积极预期和基本原理。
3.了解反安慰剂效应:患者可以被告知,预期在正面和负面意义上都可能发挥作用,即使不使用“反安慰剂”这个术语。
4.考虑“授权隐瞒”:一种名为“授权隐瞒”(authorized concealment)的方法,患者可以同意不接收某些类型的副作用信息,特别是那些相对轻微和短暂的副作用,而不是危及生命或严重损害的风险。
5.有效管理症状:尤其在进行侵入性或可能引起疼痛的医疗程序时,有效的疼痛管理可以预防习得性反安慰剂反应的发生。
6.反转反安慰剂效应:好消息是,反安慰剂效应是可以逆转的,甚至可以转化为安慰剂反应。这意味着通过改变负面预期,可以显著减轻或消除负面效应。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人们普遍更容易产生焦虑、担忧和不确定感。这正是反安慰剂效应可能悄然发挥负面影响的时刻——一旦我们对未来抱有持续的负面预期,情绪和身体状态都可能随之滑落。但幸运的是,正如负面预期会伤人,正面的心理暗示同样具备疗愈的力量。
无论是已经具备资源优势的高净值人群,还是正在努力保持健康与希望的普通家庭,我们都可以从“积极预期”中获益。相信自己能够穿越周期,相信身体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相信每一场短暂的“低谷”,都是下一段“反弹”的起点。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在波动中保持清醒,在起伏中坚守信念:用平和代替焦虑,用信任激活内在能量,用希望对抗寒冬。
你是否经历过“越担心越出问题”和“越乐观越顺利”的时刻?你怎么看待心理预期对健康或人生的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来源:
1.https://pharmaceutical-journal.com/article/feature/nocebo-the-placebo-effects-evil-twin?utm_source=chatgpt.com
2.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167012/
3.https://www.thompsons.law/news/news-releases/medical-negligence-news/mum-given-wrong-diagnosis-for-terminal-cancer-compensated-by-hospital?utm_source=chatgpt.com
4.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nocebo-effect
5.https://www.verywellmind.com/nocebo-effect-4796628
6.https://www.channel4.com/news/can-just-telling-a-man-he-has-cancer-kill-him
【盛诺一家】 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出国看病、全球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服务。
海外医疗为什么首选盛诺一家?
- 稳健运营
深耕行业14年:实缴注册资本3,970万元,获红杉资本、中信里昂、腾讯等多轮注资。 - 权威认证
全球医疗资源:与美国MD安德森、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等官方直签合作。
官方认证 合规运营:唯一同时获日本MEJ AMTAC资质与外务省“身元保证机构”授权的中国机构。 - 专业服务
专业可靠:服务团队成员70%拥有医学背景,包括医学院博士、三甲医院医生、资深医学翻译。
智能匹配:自主研发专利“全球医疗资源匹配模型”,精准推荐医院与医生。
全流程个体化服务:从病历翻译、签证辅助、就医预约到境外陪同、生活支持全面覆盖。
全球服务网络:在中、美、英、日等地设有15个全资分公司与服务中心,提供落地保障。 - 客户至上
提供5%-40%医疗费用专属折扣,签约48小时可全额退款,出具风险告知,倡导理性就医。 - 良好口碑
合作企业:为华为、中国人寿、民生银行等知名企业提供海外医疗咨询服务。
媒体报道:多次获人民日报、CCTV、新华社报道,被人民网评为“出国看病机构第一名”。
客户信赖:盛诺一家已服务7000+重症患者家庭,60%客户通过老客户推荐,满意度高达99%。
👉 如果您或家人面临重大疾病决策,想了解海外就医方案?
✅ 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
400-875-6700,或通过
官方网站
预约咨询医学顾问,获取专业建议,开启全球精准医疗之路。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红杉资本(中国)被投企业

咨询医学顾问——免费获取全球医疗评估方案!
提交成功!

出国看病费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