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胃癌、大肠癌,适合做ESD治疗吗?
时间:2020-08-26 作者:盛诺一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是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ESD与以往EMR治疗方法比较可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
ESD也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
食管、胃、大肠的黏膜是由黏膜层(黏膜层包括:上皮层→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构成的。因癌变都是从黏膜层形成的,所以在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早期,在胃镜或大肠镜下进行黏膜下层剥离术把病变一次性切除,免除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ESD手术步骤如下:
1.先进行黏膜染色确定肿瘤范围;
2.在病变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将病灶明显抬起,与肌层分离,然后用生理盐水稀释2倍的透明质酸钠注射于病变外缘处;
3.用针式切开刀点出切除边界,用专用电刀深入剥离黏膜下层;
4.用TT刀或热活检钳进行电凝止血和创面处理;
5.术后固定标本,直接送去病理检查。
ESD治疗消化道癌的适应症
在日本,对于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ESD治疗适应症,都制定了标准的治疗指南。
食管癌
局限于黏膜固有层且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管癌推荐ESD治疗;癌细胞侵润到黏膜肌层并局限在黏膜下层(深达200μm)的早期食管癌也可采用ESD切除。如果黏膜切除范围超过四分之三周长时,有可能发生切除后的狭窄,所以要提前做好防止狭窄的准备。
胃癌
根据胃癌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侵润深度、有无溃疡等规定是否适合ESD治疗。
肿瘤侵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直径≤2cm不伴有溃疡的分化型癌;直径>2cm不伴有溃疡,侵润深度局限在黏膜层的分化型癌;直径≤3cm伴溃疡,侵润深度局限在黏膜层的分化型癌;直径≤2cm不伴有溃疡,侵润深度局限在黏膜层的未分化型癌等早期胃癌,都推荐ESD的治疗。
大肠癌
肿瘤直径在2-5cm之间的可实行一次性完整切除的腺癌或侵润深度局限于黏膜下层1000μm的早期大肠癌。
ESD治疗需要住院多久?
胃癌与食道癌,大概8-10天,大肠癌大概9天。切除面积越大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越高,恢复到正常进食的时间就越长,住院天数也就越多。包括出现并发症一般都在两周之内就可以出院。
ESD治疗的手术费用需要多少?
在日本,手术费用大概在60万-70万日元之间。
在慎重掌握ESD适应症的前提下,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的早期消化道癌的患者,可以积极接受医生推荐的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不但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还能获得满意的长期生存率,是早期癌诊断及治疗的重要选择。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875-6700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上一篇:食管癌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
癌症专科排名:1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2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8 神经专科排名:6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4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3 心脏专科排名:3 神经专科排名: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1 胃肠专科排名:2 风湿病学: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6 神经专科排名:5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美国儿童医院排名:1 (2022-23美国儿童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