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怎么治?新“标准答案”来了!美国发布《早期肺癌患者管理指南》
时间:2025-07-30 作者:盛诺一家
本文由盛诺一家原创编译,转载需经授权
关键信息速览:
近日,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在权威期刊《CHEST》上发布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管理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特别是胸外科医生提供更规范、更优质的早期(1-2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路径指导。
胸科医师学会的2025年度会长、该指南的第一作者John Howington医生指出,指南的意义在于统一治疗方法,减少不同地区、不同医生之间的治疗差异,从而提高整体的治疗质量和患者生存率。

早期肺癌的治疗核心,毫无疑问是手术。然而具体到个人,还要考虑具体的术式、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治疗等很多问题。另外,一些早期患者因为肿瘤位置、基础病等原因,可能存在无法手术的问题。
对此,蕞新指南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类,并各自设置了对应治疗方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其中的内容。
类型一:身体还不错、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如果你体质还行,医生会优先建议动手术。但具体怎么开刀?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是否实心”。
总的来说,肿瘤个头越小、越靠外(外周型)、越不是实心(毛玻璃型,看起来雾蒙蒙的),医生越有可能少切一些肺,手术越小;肿瘤个头越大、越靠肺中央(中央型)、越实心(实性),医生越需要多切一些肺,追求彻底清除。指南中的具体方案如下:

肺癌手术中还有一项“硬指标”不能省:要系统性地清扫淋巴结,至少采样3个纵隔站点、1个肺门站点,这就像术中“抽血化验”一样,是为了确认癌细胞有没有扩散。
那么患者术后要不要辅助治疗?要看分期和基因情况。
比如是IB期肺癌,且携带EGFR基因突变(常见的两种:EGFR19和21突变),推荐术后吃EGFR靶向药来打击可能存在的残留癌细胞;
如果是2期肺癌,不管有没有突变,先做化疗。之后患者做基因检测看是否有EGFR或ALK突变,如果有,则继续靶向治疗降复发;如果没有,则推荐做免疫治疗(PD-1、PD-L1等药物),争取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扫尾。
类型二:身体状况不佳,能手术但高风险
对于这类患者,医生需要以微创手术为主,目的是减少创伤。手术范围更小,通常选择肺段切除或部分切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患者的身体已经像一栋“老房子”,想要改造就不能大动干戈,用精细的“装修”来降低房屋损毁的风险。
John Howington医生说:“我们之前已经知道,微创手术能让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疼痛更少等等,但现在有新的研究证据表明,1期肺癌进行微创手术,与患者更好的长期生存率相关。”
这类患者同样也需要做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治疗和类型一基本相同——看患者的肿瘤分期与基因突变,判断该用靶向还是免疫治疗。
类型三:完全不能手术的人
这类因为身体耐受力不足或肿瘤位置糟糕导致无法手术的早期患者,指南直接推荐使用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这种精准放疗具有“非侵入式”、“精准打击”和“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势,适合很多高龄或伴有多种基础病的患者。
参考来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7-guideline-early-stage-small-cell.html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875-6700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