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极度缺乏有效疗法”的癌症脑膜转移,哈佛团队开发出新型“双干细胞疗法”!
时间:2025-02-05 作者:盛诺一家
摘要
来源:MedicalXpress官网
目前,化疗等诸多肺癌一线(初始)药物疗法已被证实对治疗肺癌脑膜转移无效,即便是近年来热门的PD-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脑膜转移的疗效也并不理想。
为了攻克这块“难啃的骨头”,美国哈佛大学麻总百瀚医疗集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双干细胞疗法”。该疗法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已展现出了一定的希望,相关研究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上。
“双干细胞疗法”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个高度仿真的小鼠模型,忠实再现了人类软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环境。之后,研究团队测试了“双干细胞疗法”的效果。
这种前沿的新型疗法,包含两类干细胞:
其一是经过设计改造的干细胞,可以携带并释放“溶瘤病毒”(一种专门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而不破坏正常组织的病毒)。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显著提高溶瘤病毒装载量,避免病毒还没抵达肿瘤部位前就被人体“循环抗体”全部降解。
其二,是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造的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可以携带和释放某些可以提升免疫系统对癌细胞攻击力的成分,属于“辅助部队”。
“双干细胞疗法”需要通过鞘内注射直接将干细胞递送到患者的软脑膜,之后对转移肿瘤发挥治疗效果。
在临床前研究中,该疗法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成功激活了免疫反应,有效减少了癌细胞生长。
研究人员表示,该疗法不仅有望治疗黑色素瘤脑膜转移,还可能适用于其他类型癌症,比如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脑膜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的“双干细胞疗法”
由于黑色素瘤属于“高度免疫敏感”的癌症,癌细胞比较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因此研究人员在“双干细胞疗法”中设计了第二种干细胞,用于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力。
但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环境很复杂,肿瘤往往具备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因此再用同样的溶瘤病毒+免疫刺激剂,可能力有不逮。
所以非小细胞肺癌的“双干细胞疗法”,配置的第二种干细胞携带有PD-1免疫检查点抑制成分。这个成分可以帮助T细胞获得识别癌细胞的能力。
临床前研究显示,使用“双干细胞疗法”后,肺癌软脑膜转移小鼠的癌细胞开始出现死亡。同时,死掉的癌细胞也暴露给了免疫系统,让其更容易识别和杀死其他癌细胞。
特别是免疫系统中负责攻击癌细胞的“杀手”T细胞,变得更为活跃,能够持续追杀其他癌细胞。
研究人员还发现,原本癌细胞可以利用名为“氧化磷酸化”的机制,让它们对化疗(比如顺铂)不再敏感(治疗无效或效果极差)。使用新疗法后,这种机制被破坏,于是顺铂恢复了灭杀癌细胞能力。
以上研究目前仍处于临床前的初步探索阶段,考虑到癌症脑膜转移患者对有效疗法的迫切需求,新疗法非常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参考来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3-05-gene-cell-therapy-brain-metastatic.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1-dual-stem-cell-therapy-brain.html
【盛诺一家】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服务中介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协议。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875-6700进行咨询!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 相关资讯
- 最新动态
癌症专科排名:1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2 (2024年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8 神经专科排名:6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4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3 心脏专科排名:3 神经专科排名: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心脏专科排名:1 胃肠专科排名:2 风湿病学:2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癌症专科排名:6 神经专科排名:5 (2024美国医院排名)
美国儿童医院排名:1 (2022-23美国儿童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