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回应患癌:曾患肺腺癌,现在已完全无事
时间:2025-11-12 作者:盛诺一家
舞台上,他一挥手,花开如雨,掌声轰鸣;舞台下,他把一纸体检报告翻成了和命运过招的“剧本”。
这不是桥段设计,而是知名魔术师刘谦的真实经历。昨日,他在罗永浩的访谈节目中正式回应了患癌:
现在已经完全没事了。

刘谦在罗永浩的访谈节目中回应患癌
而他的操作,堪称一本防癌、抗癌的“教科书”:
每年体检
三四年前体检发现肺结节,长期随访
2023年底随访发现肺部阴影,医生建议手术
2024年2月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零期
戒烟、规律复查
2025年11月回应:完全没事
原本,他是一名肺癌高危患者——叔叔因肺癌离世,意味着他有肿瘤家族史;同时,自己又长期吸烟。
厄运确实降临在了他身上(我国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不足20%),但他却通过教科书般的“神”操作,从厄运中“拎”出一条命。
高危人群要认得早、筛得准
很多人喜欢把体检报告夹进抽屉,仿佛夹住就能“夹没事”。
刘谦没有。他在数年前的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随后进入长期随访;在春晚前的复查提示异常后,与医生评估风险,决定手术。
什么叫“筛得准”?对高危人群,用对工具很关键。

(来源:摄图网)
在中国与国际循证证据里,“低剂量胸部CT”是肺癌筛查的主力。中国专家组在2023年版指南中明确,把吸烟、职业暴露、家族史等因素纳入高危人群识别,并对筛查频次、结节随访给出更细的建议——
这意味着像刘谦这样有吸烟史、且有家族成员患肺癌的人,属于“该去筛查的人”。
证据不是口号。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是“里程碑”研究:在高危人群中,低剂量CT能把肺癌死亡率相对降低约20%。
随后,荷兰-比利时的NELSON试验又把这件事坐实、甚至给出了更亮的数字:10年随访里,低剂量CT体检组的肺癌死亡率更低,男性降低约24%,女性约33%。
这些研究奠定了全球范围的政策与指南更新逻辑——不是“多拍片”,而是在合适的人群里“用对片”。
PS.如果你也与刘谦一样带着“高危”的标签——长期吸烟或曾重度吸烟、家族一级亲属中有人得过肺癌、存在高风险职业暴露或肺部慢性病史——请尽早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低剂量胸部CT筛查。
“零期”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听到“癌”字就脑袋嗡的一声。可肿瘤学里,分期就是“天与地”的差别。
刘谦术后病理提示“零期”肺腺癌,本质上对应的是极早期的腺癌谱系病变(临床常见表述为原位腺癌或极浅的微浸润腺癌)。这类病变被完整切除后,长期随访数据提示五年无复发生存率接近100%。
换言之,早发现、早处理,就可以把肿瘤“锁”在弱小的形态,把生存率,从不足20%提升到近100%。

(来源:摄图网)
他为什么能把病灶“截停”在零期?归根到底,是“筛查+随访”的合力。
在影像学上,多数早期肺腺癌以细小、磨玻璃样结节起步,如不去“管”,有一部分可能在若干年里逐步进展;而有计划的复查可以及早捕捉体积、密度、成分的变化,从而给出更果断的手术时机建议。
手术如何“既不早跑一步,也不晚到一秒”?
很多读者会问:发现结节后,是不是“立刻动刀”才保险?
答案并不总是。刘谦的路径更接近指南范式:随访→评估变化→会诊→择期手术。媒体报道显示,他与医生讨论后把手术放在春晚演出之后完成;2月中旬接受手术,术后在家休养并按时复诊。
这个“先后次序”的意义是:在可控的医学风险边界内,做出对生活与治疗最优的安排。

刘谦在2024年春晚现场
对外科而言,关键是“切到点子上”。对于极早期肺腺癌,胸外科近年的趋向是更加个体化的亚肺叶切除(肺段或楔形)与系统化评估——既讲究“够用的手术范围”,又兼顾肺功能的保护。
如果手术会对你的身体功能(如肺功能)造成较大影响,那么千万要慎重“动刀”:
手术是非做不可的吗?
是不是必须马上就手术?
还有没有其他替代治疗可以保功能?
有的时候,答案未必是唯一的。前阵子,笔者就接触过一个案例:
患者是喉癌,国内多家医院判定都“只能手术”——切掉喉管,代价是患者永久丧失发声功能。但美国、英国的顶尖专家会诊却提出:同步放化疗治愈率不低于手术,且可以保留患者发声功能。
手术不是“完结篇”:复查与戒烟,才是余生的“长期功课”
癌症治疗更像马拉松,而非100米冲刺。刘谦在术后明确“定期回诊”,并且“戒掉多年烟瘾”。
这两件事,价值都很高:复查是为了尽早识别新生结节或复发风险,戒烟则是持续降低肺癌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系统风险的“总开关”。
如何复查,才算“有章可循”?
国内指南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时间表: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完成根治治疗后,前两年以6个月为一个周期,随后每年一次;
常规复查以病史、体格检查与胸部CT为主,必要时按症状加做其他影像学检查。
对于零期或极早期患者,医生会结合病理类型、切缘状况与个体风险,制定更“轻负担”的个体化随访计划。重点是规律,而不是“大而全”。
更根本的,是把烟彻底“请出生活”。

(来源:摄图网)
不论是哪国指南,都把“戒烟”写在醒目位置——不仅因为它与肺癌高度相关,也因为它几乎对所有系统都有好处。
美国与欧洲的多项筛查研究在解读时都强调:筛查并不代替戒烟,它只是帮你把门看得更早更清楚。
在现实生活里,你可能并不需要懂那么多统计学名词——只要记住:每少抽的一支烟,都是给肺留的退路。
结语:
刘谦在罗永浩的访谈节目中说“现在已经完全没事了”,听上去轻描淡写,但背后是对风险的敬畏与对流程的信任:高危意识、低剂量CT、规律随访、及时手术、长期管理。
把这些串起来,我们看到的不是“魔法”,而是可复制的公共卫生路径。
在中国,肺癌依旧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通过数十年的推动癌症早筛和精准治疗,把肺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5%左右;早期发现即可治愈成为常态。
如果说魔术的魅力在于“不可能的可能”,医学的魅力则在于把“可能的可能”尽量做足。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学会把“奇迹”留在舞台,把“确定性”留给自己的身体。
注:本文为健康科普与公共卫生倡议,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若有个人体检与影像结果,请务必与合格的呼吸科/胸外科医生面谈,获得个体化方案。
【盛诺一家】 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出国看病、全球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服务。
海外医疗为什么首选盛诺一家?
- 稳健运营
深耕行业14年:实缴注册资本3,970万元,获红杉资本、中信里昂、腾讯等多轮注资。 - 权威认证
全球医疗资源:与美国MD安德森、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等官方直签合作。
官方认证 合规运营:唯一同时获日本MEJ AMTAC资质与外务省“身元保证机构”授权的中国机构。 - 专业服务
专业可靠:服务团队成员70%拥有医学背景,包括医学院博士、三甲医院医生、资深医学翻译。
智能匹配:自主研发专利“全球医疗资源匹配模型”,精准推荐医院与医生。
全流程个体化服务:从病历翻译、签证辅助、就医预约到境外陪同、生活支持全面覆盖。
全球服务网络:在中、美、英、日等地设有15个全资分公司与服务中心,提供落地保障。 - 客户至上
提供5%-40%医疗费用专属折扣,签约48小时可全额退款,出具风险告知,倡导理性就医。 - 良好口碑
合作企业:为华为、中国人寿、民生银行等知名企业提供海外医疗咨询服务。
媒体报道:多次获人民日报、CCTV、新华社报道,被人民网评为“出国看病机构第一名”。
客户信赖:盛诺一家已服务7000+重症患者家庭,60%客户通过老客户推荐,满意度高达99%。
👉 如果您或家人面临重大疾病决策,想了解海外就医方案?
✅ 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
400-875-6700,或通过
官方网站
预约咨询医学顾问,获取专业建议,开启全球精准医疗之路。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文章由盛诺一家编译,版权归盛诺一家公司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盛诺一家官网(www.stluciabj.cn)"字样。
红杉资本(中国)被投企业

咨询医学顾问——免费获取全球医疗评估方案!
提交成功!

出国看病费用评估